首页

sm视频网站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9 10:55:13 作者:甘肃聚焦“银发餐桌”托起老年幸福滋味 浏览量:32039

  中新网兰州5月28日电 (记者 丁思)截至2024年底,甘肃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93.07万人,占20.0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35.05万人,占13.63%;空巢、独居、高龄老年人比例逐年攀升,“吃饭难、做饭难”成为困扰老年人的现实问题。

  上述现象得到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的关注。5月27日至28日,甘肃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审议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甘肃省老年助餐服务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据介绍,按照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4月中下旬,该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社会建设领域省人大代表为成员的调研组,先后赴甘肃兰州、白银、武威、庆阳4个市8个县(区),深入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餐饮商户、村级互助幸福院等场所,对全省老年助餐服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多个部门、单位的情况汇报,征求意见建议。

2023年11月16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街道吴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内,老年人排队就餐。(资料图)李亚龙 摄

  报告显示,目前,甘肃各地因地制宜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各地助餐服务正向城乡社区延伸,覆盖率逐步提升。政府加大投入增强供给,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统筹盘活闲置资源,利用现有设施场地,科学规划布局,完善老年食堂、助餐点、餐桌等设施配置。

  截至今年1月,甘肃共建设老年助餐点1074个(其中575个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占53.5%),通过整合升级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改造建成了32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6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优化功能布局,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全省月均服务老年人113万人次,老年人就餐便利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调研中发现,甘肃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进展总体顺利,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仍不平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报告显示,供需结构矛盾突出。甘肃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失能、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数量激增,就餐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持续运营面临挑战,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目前全省46.5%老年助餐点仍然采用“政府兜底+社区代管”传统模式,企业参与面临税费减免政策落地难、补贴标准低、盈利周期长等难题,致使市场主体参与意愿薄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老年助餐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聚焦老年人就餐实际需求和困难,以普惠性、多样性发展为路径,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完善服务网络,不断提高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和水平。

  聚焦“一餐热饭”,托起老年人的“舌尖幸福”。对此,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强化政策执行构建长效机制,要充分认识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机制;坚持精准施策增强供给能力;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持续运营;严格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引导促进良性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人、支持老年助餐服务的良好环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西系列文化活动走进新疆:两地共绘同心圆

和平发展捍卫了文明的连续。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中华民族向来致力于打造和谐稳定、和平安宁的国内外环境,不搞文化霸权,倡导共生并进。同时,文明的和平性不意味着软弱和委曲求全,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而是以斗争求和平,敢于同侵略者抗争,并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不仅保障了中华文明通过和平、和睦、和谐的方式连续发展,也为建设世界和平、促进世界文明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滥用实体清单等出口管制工具

李曦萌对新华社记者说,在西方国家,如果政府表现不佳,多数情况下,人们能想到的办法就是通过选举换个执政党上台。在中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持续不断地自我革新、与时俱进,始终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避免了政党更迭导致的短期行为,保证了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拉萨“聚沙为塔”展览开幕 3000余件文物展出

廖志豪介绍,在3000家参展的家电企业中,有超过40%的企业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或者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代表了中国家电制造的领先水平。

女儿追忆臧克家:半年黄埔影响终身 以笔为枪奋斗不息

公路人员流动量26173万人次,环比下降14.6%,比2023年同期增长3.8%,比2019年同期增长14.7%。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2603万人次,环比下降15.1%,比2023年同期增长3.5%,比2019年同期增长42.9%;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570万人次,环比下降11.3%,比2023年同期增长5.9%,比2019年同期下降49%。

天津“净网2024”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2023年4月,马面裙制作技艺正式纳入了广州市海珠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马面裙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林栖认为,马面裙背后有独特的中华文化底蕴,是当下消费者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在“新中式国潮”的兴起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穿着马面裙。在“新中式国潮”的兴起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自信不断走高,结合马面裙本身的美观性和舒适性,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穿着马面裙。(记者 何俊杰 广州报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